智算浪潮下的运营商转型:引领AI时代的力量之争
发布时间:2024-09-18作者:网翼互联阅读:0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下,ICT产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智能计算(智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随着智算竞赛的不断升温,三大运营商作为国内通信行业的领军者,也纷纷投入到智算中心的建设中。中国移动率先宣布建设亚洲最大的单体智算中心,而中国电信则透露其正规划建设国内首个超大规模的国产液冷算力集群,能够支持万亿参数级的大模型。面对人工智能的崛起,运营商不仅仅满足于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还希望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和行业领跑者。
培育智算发展的新曲线
随着智能计算的快速发展,作为其核心载体的智算中心正逐步从传统的数据机房、通算中心,升级为超算中心和智算中心。众多ICT企业已经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趋势,积极规划和建设智算中心。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30个城市正在开展或计划建设智算中心。
智算中心的迅猛崛起不仅带来了规模上的快速扩展,还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根据市场预测,随着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我国智能计算市场的规模有望自2023年起保持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2.4万亿美元。同时,随着算力与应用的深度融合,多行业对智算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智能算力规模有望在2030年突破7500 EFlops。
三大运营商之所以能够抓住这一“蓝海”市场机遇,源于其在智算产业链中的独特位置。作为智算中心的运营者,运营商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位置,能够有效整合上下游资源。对于上游,运营商的大规模服务器集采始终是设备供应商关注的焦点,厂商之间的竞争也推动了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在下游,运营商凭借其在运营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将智算视为推动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参与智算中心建设,已经成为运营商长远布局的必然选择。
2023年,三大运营商在服务器集采方面的动作频繁。行业数据显示,三大运营商在公开市场上的服务器采购量达约10万台,总中标金额高达135亿元。面对大模型的爆发式增长,运营商还加大了对AI服务器的集采力度。比如,中国电信在2023年8月采购了5364台AI算力服务器,金额达到84亿元;中国移动也启动了新型智算中心试验网的采购项目,涉及1250台人工智能服务器及配套产品。
截至目前,三大运营商已在全国各地建设了11个智算中心。这些中心的布局与大模型研发热点区域高度契合,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同时与国家“东数西算”战略节点相一致。此外,三大运营商还积极在绿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和林格尔新区,布局绿色低碳的智算中心,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抢占AI市场先机
随着大模型的快速发展,AI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智算能力的强化已经成为算力网络发展的核心方向。为此,三大运营商正在积极将智算中心融入已有的算力网络体系,布局全栈智能信息服务架构,加速构建智算信息基础设施。
中国电信持续推进“2+4+31+X+O”算力布局,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了全网、区域、边缘和终端四级AI算力架构,并不断推动云网融合向智能化升级。同时,中国电信在AI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出了多种行业大模型,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中国移动则将智算融入其“4+N+31+X”算力网络体系,打造了“N+X”的智算中心布局。其AI战略分为三大重点方向:以通用人工智能为基础,专注于To B领域应用;兼顾服务企业转型和赋能社会发展;以及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和投资为辅,构建通用和专用大模型体系。
中国联通则形成了“5+4+31+X”一体化算力布局,提供多层级的智算服务,并自研多种基础大模型,覆盖了多个行业应用场景,赋能政务、客服、反诈等业务。
挖掘智算服务的长远价值
从高性能计算到云计算,再到如今的智算,计算方式在不断演变,而算力的核心价值始终是为用户提供稳定、高效的服务。运营商纷纷布局智算中心,目标是为人工智能时代提供海量、多样的算力服务。当前,智算中心主要提供三类服务:基础设施服务、数据及应用服务、数据调度服务。未来,运营商需要进一步增强数据处理和推理服务能力,以在智算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总的来说,三大运营商通过全面布局智算中心,不仅为数字化转型赋能,还在AI技术领域深耕,展现出向科技创新企业转型的雄心。未来,运营商将继续应对技术挑战、市场竞争,并在数据安全和政策合规性等方面寻求平衡,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作为ICT行业的见证者,我们期待看到运营商在智算时代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标题:智算浪潮下的运营商转型:引领AI时代的力量之争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