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需求激增,阿里云加速布局智能计算未来
发布时间:2024-09-23作者:网翼互联阅读:0
在今日(9月19日)的演讲中,阿里巴巴集团CEO兼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吴泳铭指出,尽管阿里云在过去一年大力投资建设了大量AI算力,但仍然无法满足客户的巨大需求。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AI正在与各行各业快速融合,智能计算的需求不断增长,相应的投入也随之增加。以汽车行业为例,智能驾驶被视为未来竞争的关键,各大车企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据多位新能源汽车高管透露,智能驾驶的研发成本已经上升至数百亿元,其中算力是主要投入方向。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郎咸朋表示,自动驾驶的核心竞争在于是否拥有更高质量的数据和算力来训练模型,而这些资源的获取则依赖于投入的资金和资源。
全球范围内,各大车企和科技公司都在加速布局智能计算中心。特斯拉计划在2024年底前向其DOJO超级计算中心投资超过10亿美元,目标是将总算力提升至10万PFLOPS;蔚来、吉利、长安等车企也开始自建或与第三方合作建设智能计算中心;华为、商汤科技等企业同样在这一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以华为车BU云智能计算中心的乾崑ADS 3.0为例,其算力已达3500PFLOPS,每天处理的训练数据量可达到3000万公里。
汽车行业对智能计算的巨大需求只是各行业智能化发展的缩影。吴泳铭表示:“我们接触到的所有客户、开发者、CTO几乎都在通过AI重构产品,大量新需求由GPU算力驱动,现有应用也在被重新开发。AI计算正在加速渗透到汽车、生物医药、工业仿真、气象预测、教育、企业软件、移动APP、游戏等领域,各行各业的产业革命悄然进行。”吴泳铭强调,所有行业都需要更强性能、更大规模、更加适应AI需求的基础设施。
根据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的测算,2024年全球生成式AI计算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4.66亿美元,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翻倍至109.88亿美元。我国的智能计算发展同样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5月底,智能算力已占全国算力总规模的30%以上,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能算力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3.9%。
智算中心的建设也在快速推进。据IDC圈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共有399座智能计算中心(不含港澳台地区)。2024年6月到7月间,新增项目57个,总投资额超过1036亿元,占过去三年投资总额的15%以上。其中,四个项目的投资额均超过100亿元。
智算中心的卡数也正在迈向10万甚至更高的级别。以中国电信临港智算谷为例,1.1期工程可以支持超3万卡服务器,1.2期建成后将容纳至少6万卡的高端算力集群,整个项目预计完成后总卡数将超过30万。
尽管智算供给在持续提升,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智算产业建设和投资将继续加速,规模也会不断扩大。同时,相关软硬件的优化也在进行,包括GPU芯片、算力调度、网络连接和能源利用等,目标是实现智算的普惠易用和绿色安全,为各行业智能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大模型是智能计算的最大需求方,占比接近60%。未来,大模型在研发和落地过程中对智算的需求将是行业关注的重点。
9月27日,以“探索AI边界,重构数字场景”为主题的2024数字开物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届时将邀请大模型和产业数字化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大模型的应用与落地,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标题:AI算力需求激增,阿里云加速布局智能计算未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