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推动下的存储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24-09-24作者:网翼互联阅读:0

在AI时代,伴随多媒体内容的日益丰富以及历史数据留存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球数据量将迎来空前的爆发,这对存储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AI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数据量的激增,促使存储行业必须不断提升容量、优化效率并降低成本,以应对这一趋势。

希捷中国区产品部总监刘嘉

AI驱动下的存储行业变革

在近日举行的ODCC 2024开放数据中心大会上,希捷中国区产品部总监刘嘉深入探讨了AI时代下存储行业的关键趋势及其影响。他指出,未来三到四年内,尤其在生成式AI领域,全球数据生成速度将显著加快,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产生约100ZB的数据量。这一趋势主要源于两大因素:多媒体内容的丰富化和数据留存需求的持续上升。随着视频及文生视频等内容形式的普及,数据生成的效率大幅提高,同时,企业和个人对历史数据的保存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刘嘉强调,数据生成与存储是紧密相关的过程,然而存储需求通常会有所滞后。他解释道,AI技术的发展首先推动了算力投资,紧随其后的是数据量的增加及存储需求的提升。这种滞后性表明,当前存储行业正处于从算力投资转向存储需求增长的过渡阶段。

他还预测,未来一到两年内,用户对存储的需求将显著增加,这给存储厂商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是市场趋势,我们通过与客户的互动已经清晰感知到了这一点。”AI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对算力和存储的需求,也推动了存储介质价格的上涨。在这一背景下,机械硬盘凭借其高性价比和总拥有成本(TCO)的优势,成为越来越多客户的首选。尽管固态硬盘在AI训练方面表现优异,机械硬盘在大规模数据存储方面依然具备明显的优势。

存储介质的创新与挑战

刘嘉表示,随着数据量的持续增长,提升机械硬盘的容量面临技术上的巨大挑战。从20TB扩展到30TB乃至50TB的过程中,技术难度不断增加。他指出,为了实现容量的突破,需要依赖更多的能量辅助技术。例如,从单碟片2TB升级到5TB,需要在技术上实现创新性的突破。

刘嘉提到,希捷开发的Mozaic(魔彩盒)平台在容量提升和客户回报方面表现突出,能够支持高达30TB甚至更高容量的硬盘,极大地满足了AI时代下的存储需求。这个平台的优势在于提供高性价比的存储解决方案,是企业存储升级的理想选择。此外,他还强调了机械硬盘在功耗优化方面的举措,希捷通过提升单碟片密度以及采用先进的热辅助磁记录技术,在不显著增加功耗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存储容量。

定制化存储方案与未来展望

针对AI大模型对存储的特殊需求,刘嘉分享了希捷的存储解决方案优化策略。他指出,希捷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和工作负载,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例如,对于需要高容量、低成本的客户,希捷推荐了以机械硬盘为主、固态硬盘为辅的混合存储方案。典型配置为1:9或2:8的比例,即100TB的总容量中,10TB-20TB为固态硬盘,80TB-90TB为机械硬盘。

他还谈到,希捷与OEM客户的合作至关重要,通过共同研发和市场调研,希捷能够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种合作不仅增强了希捷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客户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面对AI时代的挑战,存储行业必须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不断推出更高效、可持续的存储产品和方案,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标题:AI推动下的存储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

TAG标签:

上一篇:AI算力需求激增,阿里云加速布局智能计算未来
下一篇:甘肃省临夏州智算中心项目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返回顶部